返回首页

胡同

北京的胡同上千条,里面的故事真不少!不要说把有故事的胡同一个一个的拿出来说,就是掰着手指头数胡同,一时半会儿都数不完。这么多的胡同中,有的妇孺皆知,有的籍籍无名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也不知道是谁评出了“老北京十大胡同”。这十大胡同为:南锣鼓巷、国子监街、烟袋斜街、琉璃厂、东交民巷、西交民巷、金鱼胡同、帽儿胡同、菊儿胡同和八大胡同。

这十大胡同之说能不能被广大群众认可?甚至这十条街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胡同?这些咱姑且不论,单说八大胡同就不是一条胡同的名字,没有一条胡同名叫“八大”。对北京历史稍微熟悉些的朋友都知道,八大胡同指的是旧社会八条“烟花柳巷”。严格说来,“八大”都是泛称,当年布满青楼的胡同本不止八条,只是用八条有代表性的胡同来泛指当年那片红灯区。就算仅有八条,那么加上前面九条,也该称十七大胡同才对。估计把八大胡同概括为一条,就是为了凑个整儿而已。好了,咱不管所谓的十大胡同是否都是公认的最有知名度、最有影响力的,既然有此说法,咱就不妨来了解一下:

南锣鼓巷:北京人习惯将之简称为“南锣”。南锣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附近,呈南北走向,南起鼓楼东大街,北至平安大街,全长787米。南锣确实名气不小,很多到北京旅游的朋友总要到这著名的商业街去逛逛。南锣的历史很悠久,可追溯到元朝,几乎与元大都同时建成,周围连接多条胡同,东西两侧各有八条胡同与之相通,整齐的呈鱼骨状(或称棋盘状)排列,也被俗称为“蜈蚣街”。

周边多是规模较大、等级较高的四合院,多个名人故居在南锣附近,所以南锣一带是北京城规模最大、品级最高、资源最丰富、最赋老北京风情的街区,而且是全国范围内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的、棋盘式传统民居区。只是近些年这里的现代商业气息太过浓厚,掩盖了老北京的味道,越来越不受老北京人的待见,没事儿绝不会去南锣转悠,倒是周边的小胡同值得转转。

国子监街:因国子监而得名,国子监是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,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,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。而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,是元、明、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、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,也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,而且与孔庙仅一墙之隔,构成“左庙右学”的格局。

国子监街东西走向,东起雍和宫大街,西至安定门内大街,清代是曾称成贤街。大街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侧各有两座彩绘牌楼,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。

烟袋斜街:地安门以北,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-烟袋斜街。关于名字的由来,有两种说法,一种说法是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。细长的街道就像烟袋杆儿,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,西头出口折向南边,通往银锭桥,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。另一种说法是这条斜街以经营烟袋而得名。

由于元大都时期,积水潭是漕运码头,据说是为了卸货时省得绕道儿才开辟了这么一条斜街。而船舶如云,商栈林立的港口码头极大的促进了烟袋斜街的商业发展,所以这里不但是北京最老的斜街,还是北京最古老的商业街。

琉璃厂:琉璃厂街位于西城(原宣武)区和平门外,东西走向,西至南北柳巷,东至延寿街,全长约800米。中间被新华街隔开,分成了琉璃厂东街和琉璃厂西街,不过北京人更习惯称之为东、西琉璃厂儿。

琉璃厂的得名,是因为这里是元明时期烧琉璃的窑厂。清代时逐渐形成一条出售笔墨纸砚等文化用品的商业街,后来文房四宝、古籍善本、碑帖拓片、古董字画……各种与文化相关的商品云集于此,号称北京文化第一街。

东、西交民巷:东交民巷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,东至崇文门内大街,全长近1.6公里,是北京最长的胡同;西交民巷东起天安门广场,西至北新华街,全长1.08公里。原本东、西交民巷是连在一起的,元朝时便已形成,叫做江米巷。元代控制漕运米粮进京的税务所和海关就设在了这里,所以那时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粮食在这附近卸放。于是有人就地卸粮售卖南方糯米,糯米到了北方叫江米,因此得名交民巷。

明代时修建棋盘街,将原来的江米巷截断成为东江米巷和西江米巷,后借谐音改为东、西交民巷。东交民巷一度是位于本国领土却不让本国人进的使馆区;西交民巷则是曾经的银行街,中央银行北平分行旧址、中国农工银行旧址,以及大陆银行旧址、北洋保商银行旧址都在这儿。

金鱼胡同:金鱼胡同位于东城区灯市口大街南侧,东西走向,东起东单北大街,西止王府井大街,南与校尉胡同相通,北邻西堂子胡同,全长567米。据称金鱼胡同在明朝时叫金银胡同,后讹传为金鱼胡同,“文革”中一度改称瑞金路九条。胡同曾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府第,俗称那家花园;

中部有贤良寺,为北京内八刹之一。建于清雍正年间的贤良寺原本位于校尉胡同之西,本是怡亲王府,乾隆二十年寺移建于此,由于离皇城较近,外省官吏进京述职,多居于此,清末名臣李鸿章就曾经在这里居住和办公。1988年,和平宾馆、王府饭店扩建,将半条金鱼胡同拆去,那家花园也被拆除。今日的金鱼胡同,道路宽敞,街道两旁是高大的台湾饭庄、和平宾馆、王府饭店,昔日胡同景象早已不存。

帽儿胡同、菊儿胡同:帽儿胡同和菊儿胡同都位于东城区交道口附近,俱是南锣蜈蚣街的“蜈蚣腿”之一。帽儿胡同东起南锣鼓巷,西至地安门外大街,北与豆角胡同相通,南与东不压桥胡同相通。明代称梓潼庙文昌宫胡同,因有文昌宫而得名。清代因有制帽作坊,改称帽儿胡同。帽儿胡同7号、9号、11号院,原为清末大学士文煜的宅园;13号院为冯国璋故居;35、37号院原为清宣统皇后婉容娘家、承恩公府,俗称娘娘府;45号院原为清代提督衙门。

菊儿胡同东起交道口南大街,西至南锣鼓巷,南邻后圆恩寺胡同,北与寿比胡同相通,全长438米。菊儿胡同在明朝时称局儿胡同,清乾隆时称桔儿胡同,宣统时称菊儿胡同,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交道口南二条,“文革”中一度改称大跃进路八条,1979年将小菊儿胡同并入,复称菊儿胡同。菊儿胡同三号,五号,七号是清光绪大臣荣禄的宅邸,三号是祠堂,五号是住宅,七号是花园,荣禄府迁至东厂胡同后,七号做过阿富汗大使馆;四十一号原为寺庙,据传寺里的开山和尚是皇帝的替僧。

八大胡同:八大胡同的形成,“得益于”清朝内城禁开妓院的规定,于是这些风月场所退而求其次,汇集到离内城很近的前门外大栅栏附近。八大胡同指的是西珠市口大街以北、铁树斜街以南,由西往东依次为:百顺胡同、胭脂胡同、韩家潭、陕西巷、石头胡同、王广福斜街(现棕树斜街)、朱家胡同、李纱帽胡同(现小力胡同)。

开头说了,“八大胡同”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,而是泛指,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,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。只不过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,妓女的“档次”也比较高,所以才如此知名。当年曾有十大胡同、甚至十五大胡同之说,是早年间北京城名副其实的“红灯区”。

清末及民国早期,许多官宦权贵、文人墨客流连于此,甚至连清末的皇帝也曾到此“游览”一番。尽管清初康熙皇帝对朝廷命官狎妓冶艳多有禁限,但在晚清,特别是庚子事变之后,八大胡同已成为当时纵酒寻欢、讴歌作乐的最佳畅游之地。

返回首页